抗战期间,我国有许多地方部队为保卫祖国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知名度较高的有川军、湘军、东北军、西北军等。
川军是指民国时期的四川军队,其前身是四川新军。全面抗战时期,川军虽武器简陋,兵力羸弱,但在国家危亡之际,却挺身而出,与敌军抗争,在中国抗战史上牺牲较大,战绩斐然,对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全面抗战爆发后,国民党政府令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迅速整编川军,出川抗日。据记载,川军先后有6个集团军另有2个军1个独立旅出川抗战,约占全国出兵抗战军队总数的1/5,其伤亡人数也颇为惨重。
湘军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湘军,指晚清时期湖南将领曾国藩所创建的由民间团练发展而成的以湖南军人为主体的部队;广义则指以其前、中、后各期军事统帅为核心形成的松散型军事政治性团体。湘军在中国近代史颇有影响,在军事上先后参与平定国内起义,对法抗击外敌侵略;在经济方面,战后参与地方恢复建设、创设厘金,间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在政治方面,其湘军政治集团其经世强国政治取向的基本趋同,对晚清朝廷大政决策,发挥了直接影响;在文化教方面,战时参谋军政,战后培育人才,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发展。
展开全文
东北军为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唯一海、陆、空编制齐备的军队。其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统率的奉军,骨干力量大多来自于东北讲武堂。至1930年,东北军共有国防军步兵25个独立旅另一师(3个旅),骑兵6个独立旅另一师(相当于旅),炮兵3个独立旅;省防军步兵3个旅,骑兵2个旅。另有空军5个航空队、飞机260架;海军2个海防舰队、1个江防舰队,共有大小舰船20多艘,总吨位约3.22万吨,海军陆战队3个大队。总兵力约30万人。
西北军泛指民国时期冯玉祥、杨虎城指挥的军队。冯玉祥早期担任西北边防督办,所辖国民军第1军改称为暂编西北陆军,习惯上称为“西北军”。西北军从北洋劲旅到北京政变,从国民党新军阀混战的主角到其余部在卢沟桥打响全国抗战第一枪;军队中高级将领也往往政治立场迥异,因此西北军在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扮演了极为独特的角色,具有独特的作用和影响。
另外桂军、粤军也有一定的知名度。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