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会撤档
一方面,电影本身已经过审,拿到龙标(所以局里表示这锅不背)。
一种猜测是担心《芳华》在这个“史上最挤国庆档”不够有竞争优势。
但业内观点认为,《芳华》已经预售4万场次,撤档不光会得罪影院,并且前期宣发费用也会有去无回。
有说法称,如果《芳华》撤档,相关赔偿和前期宣发,直接损失可能达到2000万元。 有观点认为不可能是主动撤档,否则损失太大。
也有认为撤档是冯小刚及片方进行的一次营销,毕竟去年电影《我不是潘金莲》也在国庆档中撤退……
但冯小刚已经声明过,这一次撤档不是炒作,也不是因为预售效果不理想。
宣传方的营销总监张文伯发文“让’七亿回本’见鬼去吧”,指出相关报道的错误之处,澄清电影撤档与所谓对赌协议并无关系。
他还表示“预售成绩与发行公司的票补策略有直接关系”,但并不必然对应最终票房,以否认坊间对《芳华》因预售不好而撤档逃跑的猜测。
但也有声音猜测是因为题材敏感,毕竟对越自卫反击战这个题材一直无人敢碰。
包括片中长达六分钟的长镜头,将战争场面表现的极为残酷,血肉横飞的场面太多,还有很多人认为是影片的尺度过大。
事实上看过原作的人会清楚,这其实是书中被轻描淡写的内容,但自己也是军队出身并且身怀老兵情节的冯小刚,却执意要给这部原本有些文艺忧伤的青春岁月,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之前还有消息猜测,芳华之所以国庆之前连续点映七天,是为了能参选奥斯卡最佳外语长片奖项。(奥斯卡规定申奥影片必须在10月前有一周的商业放映)
之所以《芳华》走上了撤档的命运,其中有诸多不可说的原因。但是无论是哪种情况,可以明确的是,一时半会儿,我们看不到《芳华》了。
《芳华》对赌
最后我们来说说对赌。
根据东阳美拉与华谊兄弟之间的对赌协议,以及华谊兄弟公开的财报信息,2017年下半年,东阳美拉还有8752万的缺口需要填补。
王中磊对《芳华》票房的预期有一套算法:“冯小刚导演自己固定的观众人群可以达到4亿票房,然后现在还有军人和退伍军人,他们在消费能力的人数是150万人次。”
根据每经的推算,以每张电影票35元计算,芳华的基础票房为4.5亿左右。公开信息显示《芳华》制片成本1.3亿元,若《芳华》票房5亿元的话,那么制片方利润4000万元左右。
这距离8752万的缺口相差甚远。但东阳美拉的业绩并不是完全依靠电影收入,还有艺人经纪和综艺节目业务,甚至是冯小刚的代言。
且根据今日早上张文伯所说,由东阳美拉投资,陈柏霖、景甜主演的电视剧《火王》已被“芒果台”预订,《火王》的预售收益可能比《芳华》带来的利润还要高。
因此,对赌似乎并不是应该关心的重点,小Z更关心的是,《芳华》撤档之后,其他几部影片所处竞争局面。
根据凡影的数据统计,在国庆档影片知晓度和热衷度上,《英伦对决》以相对明显的优势领先一步;《羞羞的铁拳》知晓度及热衷度较上周均有提升,和《芳华》并列第二梯队。
《空天猎》紧随其后,而《缝纫机乐队》和《追龙》以及《极致追击》的映前表现则不理想。
如今《芳华》撤出国庆档,其他原本排片不理想的影片获得了更大的机会。猫眼电影显示,《追龙》、《空天猎》等排片比例均提高了3%以上。
根据《缝纫机乐队》的点映口碑来看,这部致敬梦想的情怀喜剧有望实现逆袭。
由刘德华、甄子丹主演的《追龙》,宣传上似乎声势不大,但港式江湖片有特定的受众人群,再加上演员知名度容易下沉至二三四线城市,这部影片也有望在上映后驳回一城。
而这一次的撤档,不仅达不成了商业放映的资格,而且对电影宣传上更为不利。
冯小刚是性情中人,对这部电影的热爱,让他在宣布撤档消息时几度落泪,他自己说过,拍芳华不是为了取悦观众和市场。
他拍这样一部电影,更多的是为取悦自己。已经过了会被票房绑架的年纪,趁有能力还有记忆,拍出自己青春韶华里情怀,冯小刚的芳华,是任性,也是关于那一代最好的记忆。
撤档后还不确定是否会重新剪辑,未来能否看到原汁原味的芳华还是未知数。
目前,《芳华》具体的新上映档期还未可知,冯小刚电影官微说“择日发布”。
也有传言说《芳华》的最终上映时间已经调整为12月31日。
总之,我们等待《芳华》重新定档!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