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当时403号核潜艇并没有真正前往远海进行战备训练,最大自持力考核试验任务的航行海域主要是在青岛外海。而且期间也有过一次短暂上浮海面,并不是一直在水下潜航90昼夜。尽管如此,中国海军这个世界纪录还是经常成为国人提到核潜艇自持力时不得不说的话题,也是我们海军的骄傲。

到了今天,核潜艇最大潜航自持力纪录很可能早已经被打破,只不过是拥有核潜艇的海军都不再醉心于这种文字游戏。没有再专门对外公布这种纪录供大家进行较量。大国海军如今都更加注重核潜艇的实际战力,例如作战部署时间、战备值班巡航时间都成为了更加重要、更具实际意义的衡量标准。

从公开数据来看,普遍认为美国海军核潜艇拥有着当今公开资料中的最长作战部署纪录。美国海军核潜艇经常执行全球部署任务,或者新型战略核威慑巡逻任务,经常有意无意地对外透露打破最长作战部署时间纪录的消息。美军核潜艇执行远洋巡航任务的周期为一般为2-4个月,活动范围遍及全球。

例如在2014年5月,美海军一艘“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完成了一次长达四个半月,持续140天的战略核威慑巡航任务,创下了战备值班巡航时间最长的世界纪录。其在核威慑巡航期间没有访问过任何港口休整,只是靠岸进行了一次20小时的短暂修理,全程都依靠海上补给来补充生活和作战物资。

而在2020年5月9日,美国海军“俄亥俄”级巡航导弹核潜艇“佛罗里达”号(SSGN-728)返回基地,正式结束了一次长达800多天的前沿部署任务。在整个任务期间,“佛罗里达”号(SSGN-728)共计航行了18.5万公里,相当于绕了地球4.6圈。

不过在任务期间,“佛罗里达”号多次靠港补给,也接受过维修,不能算连续长航。由于美海军核潜艇成熟度很高,装备高度可靠,所以很多情况下,艇员的耐受力才是核潜艇潜航时间的最大限制因素。为此美海军为“俄亥俄”级战略/巡航导弹核潜艇都配置了两组艇员,分为“金组”和“蓝组”两套人马。当“金组”驾潜出航时,“蓝组”在岸上休整。等其完成一次巡航任务靠岸后,“金组”上岸休整,“蓝组”上艇驾潜出航。

“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一次在海上部署大约77天,接下来跟随35天的在港养护,每隔15年大修一次并更换核燃料,一年最大可部署3次,累计241天。两组人马不断循环交换,在保证艇员休整的情况下大大提高了核潜艇在航率。

目前美海军的攻击核潜艇和战略/巡航导弹核潜艇都经常执行长时间的海外部署、战区巡逻、战略核威慑巡逻等长期性任务,至今已经有6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异常丰富的经验。或许只有当初的苏联红海军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与之匹敌。虽然中国海军核潜艇曾创造过核潜艇自持记录,但是在远洋巡逻、长期部署、实战部署等方面的实际经验积累,还是远远落后于美俄等国的。在这方面我们的确还有着很大的进步空间,需要继续努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