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生中的三分之一歲月是在睡眠中度過的,失眠、熬夜、嗜睡給超過六、七百萬的台灣同胞,帶來了各種可怕的後果。傳統的觀點認為,每天8小時的睡眠是最健康的睡眠週期,但大家都不知道,最近一項時間長達14年的大規模研究,推翻了這個觀點。
2021年9月3日,日本國家癌症中心(National Cancer Center)的研究人員首次在《美國醫學會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上,發表了主題為《日本、中國、新加坡、韓國成人睡眠時間與全因和主要原因死亡率的關係》的文章。它為成人的睡眠時間提供了寶貴的建議,指出7小時是最好的睡眠時間,死亡風險最低。8小時的睡眠已經傷害了許多人,並可能增加死亡的風險。
這項研究是亞洲地區關於睡眠時間與死亡率關係的首次最大型研究,它由亞洲隊列聯盟(Asia Cohort Consortium, ACC)領導,該聯盟由亞洲30多個隊列組成(包括台灣在內)。共有322,721名成年人參與這項研究,平均年齡為54.5歲。在中國、日本、新加坡和韓國進行了大約14年的追蹤調查後,發現男性死亡人數為19,419人,女性死亡人數為13,768人。這項對來自亞洲隊列聯盟9個隊列(5個來自日本、2個來自中國、1個來自新加坡、1個來自韓國;以下簡稱東亞)的個人水平數據的隊列研究於1984年1月1日至 2002 年12月31日進行。最終人群包括來自日本、中國、新加坡和韓國的參與者,男性的平均(SD)隨訪時間為14年,女性為13.4年。數據分析時間為2018年8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
研究人員隨後對受試者自我報告的睡眠時間與全因死亡率(所有死因的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癌症死亡率和其他原因死亡率之間的關係,進行了深入分析,發現每天睡7小時是最佳睡眠時間。其他睡眠時間會增加死亡的風險。
在進一步的實驗中,研究者根據卡方檢驗(chi-square test)、分類變量(categorical variable)和連續變量(continuous variable)的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對特定的死亡原因進行了調整。數據顯示,無論男女,睡眠時間和全因死亡風險呈J形關係。其中,睡眠時間為7小時的全因死亡風險最低,值得一提的是,在睡眠時間≥10小時的受試者中,不論是男性或女性與死亡率的相關性最強。
不僅如此,研究還發現,男性睡眠≤5小時和≥10小時,女性睡眠≤5小時、8小時、9小時、≥10小時,心血管疾病(CVD)死亡風險增加;當男性睡眠8小時、9小時和≥10小時,女性睡眠≥10小時,罹患癌症死亡的風險會增加;當男性睡眠時間≤5小時、8小時、9小時或≥10小時,女性睡眠時間為8小時、9小時和≥10小時,會增加其他疾病引起的死亡風險。東亞人群的長睡眠時間與死亡率之間的關聯,似乎比北美或歐洲人群更強。
顯示了睡眠持續時間與死亡風險之間關聯的風險比和95%CI。這些分析根據年齡、婚姻狀況、研究地區(僅基於日本公共衛生中心的研究)、體重指數、吸菸、飲酒、體力活動、糖尿病史、高血壓和更年期狀況進行了調整。誤差條表示95% CI。CVD表示心血管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