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卢诗翰,(https://xueqiu.com/7193202758/257667366)

这两年大众多次吐槽B站,每一次我都坚决的力挺B站。

许多人觉得不理解,B站变质了,不二次元了,内容泛化,社区氛围变坏了,你为什么还这么维护它?

因为我研究过很多很多实际案例,所以我能理解,在历史的路口,一些事情是没得选的。

比如今天,我要讲的,就是一个包含了理想,初心,还有现实的故事。

如果B站没有变质,内容没有泛化,会有更好的发展吗?

实际上这个问题有现实答案,有一家公司就做到了。

他们的名字叫KEEP,

将时间拉回2015年,KEEP是当时中文移动互联网上最夺目的明星之一。

2014年时,中国有八个省份的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就像发达国家所经历过的一样,丰裕的物质基础必然会带动健康需求的爆发。从2014年到2015年一年时间,减肥,健身,瑜伽等关键词的搜索量翻了3倍,这意味着需求的井喷。

90后小伙王宁由此创建了健身类应用KEEP,

一面世Keep就迎来了高速发展,创始人王宁自己是健身受众,深刻感知用户痛点,他没有选烧钱打广告的路线,而是选择了“潜伏”进大量健身QQ群,与网友熟络之后小心翼翼的扔出产品下载链接,推荐群友体验的方式进行推广。

“一个千人群,发一次链接平均下来可以带来五十多次下载”。

很快,他聚拢了4000人的种子用户,在他们的热情帮助下Keep完成了功能完善后的上线版本。

随后的3个月内,4000这个数字迅速变成了200万。

银泰资本和BAI(贝塔斯曼亚洲投资基金)很快投出了500万美金的A轮,腾讯等资本也参与了随后的投资。

在那一段时间,从微博到豆瓣,从校园BBS到大学贴吧,几乎所有社区都在宣传Keep这样一款界面简洁干净,功能实在的健身应用。

并且,Keep简约时尚的界面和实在的功能也得到了苹果的青睐,在当时无数创业团队还在想方设法找渠道打广告的时候,苹果商店多次主动推荐Keep。很长一段时间,Keep都是苹果商店的推荐优质应用。

我对此印象非常深刻,因为那段时间,几乎所有国内互联网从业者都在好奇,Keep究竟做了什么得到了苹果这么大力的推荐~

2016年5月, Keep注册用户数超过3000万

2016年6月底,KEEP突破了1000万月活。

2017年3月库克来华,参观了两家公司,一家是ofo,一家就是Keep。

可能有人对这个数据没什么概念,我给个参照物

抖音的上线时间,是2016年9月20日,当时抖音主打的是——音乐创意短视频社交软件

——Keep三千万用户一千万月活的时候,抖音才刚刚上线。

二次元圣地B站呢?2016年3月底,B站的月活也就2805.6万

AcFun呢?2015年底数据,ACFUN月活也在3000万。

而且你得明白,A站B站都是有网页端的,Keep作为移动端应用,这可是扎扎实实的三千万移动端用户数。

更重要的是,用户质量来看,KEEP的用户质量极高,

年轻人居多,30岁以下的占到80%,

女性用户58%,男性用户42%;

学历多集中在本科,本科学历用户有76%

年轻,高学历,男女比例均衡

最最重要的是,Keep的产品设计,

很多人看到这里可能好奇,我为什么要把一个健身软件拿来和B站抖音他们这些短视频平台对比。

问题就在这里,Keep当时的用户界面是这样的~你能理解我意思吧。

健身类应用,观看健身课程的需求,注定了其产品形态是短视频化的,

年轻爱运动的用户群体也注定了其社区内有大量的年轻用户分享内容。

你把2016年那个时间点的Keep和抖音的放今天大众面前,大部分人可能觉得Keep才是短视频平台。

2016年那个时间点,压根就没有“短视频”这个赛道,大家也并没意识到这个是超级赛道。

抖音在打创意音乐分享,

B站在打二次元番剧

斗鱼做的是游戏直播

快手一开始定义甚至是GIF分享平台,12年进军短视频但还在下沉市场

Keep做的运动内容平台,

我把这几个平台放一起,因为站在2016的时间节点,这几个垂直内容平台分别在各自的音乐/番剧/游戏/运动领域爆发增长,用户体量都在千万级,都即将迎来破圈的时间点,很难说谁会成为大短视频时代笑到最后的人~

而如果不开上帝视角,几个候选人中,Keep显然才是当时最“现充”,用户分享欲望最强,最可能成为短视频平台的那个选手。

但历史的转折点,就在这里。

B站从二次元平台破圈为泛内容平台,一路狂飙突进,成为“长视频”平台老大。

斗鱼从游戏直播到户外直播,最后进化为直播平台。

铁厂打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战术,一度拿下短视频赛道。

抖音直接从创意音乐分享,变成15秒音乐视频,最后变为短视频平台完成了三级跳。

这几个平台都从自己的垂直类目扩张为泛化内容平台

只有Keep,从始至终坚守运动赛道,他们当时的竞品分析,一直认为竞品是同属运动赛道的悦动圈~

后来Keep的发展,也是从线上健身课程,再到线下健身房,再到健身器材~

从始至终坚守在运动赛道上。甚至直到现在,Keep主要营收还是卖各种线上跑步活动的纪念奖牌~

所以,问题来了,你说,Keep有没有变质?

我可以拍胸脯的说,没有,你很难再找出这么一家如此专注一个赛道的选手了,耐克都又出板鞋又出休闲鞋,Keep可是从始至终都坚持在运动赛道。

但如此坚持初心没有变质,从始至终勿忘初心的Keep,迎来了好的结局了吗?

恐怕没有,

2022下半年Keep的平均月活用户数开始下降,当年第3季度环比下降约6%、当年第四季度环比下降约18%。

2023年,Keep艰难赴港上市。

为什么?为什么昔日意气风发,坚持初心没有变质的Keep没有一个好的圆满的结局?

因为一个完完全全意想不到的敌人出现了,一位曾经的故人

——抖音

Keep认为竞争对手应该是和自己一样的运动类APP

但事实是,抖音一个音乐类APP,从创意音乐分享,到15秒音乐视频,最后变为短视频平台后,居然能反向对运动赛道实行降维打击。

作为综合类短视频平台,我也能做运动内容,我也能扶持健身博主。

甚至,因为体量关系,我平台上的健身博主,商业天花板更高。

在Keep上辛辛苦苦十万粉丝,来抖音有一堆上百万体量的健身博主,

你是内容创作者,你要吃饭,你的团队要吃饭,你会怎么选?

而当抖音上也有大量的健身内容时,作为用户,你是单独下一个Keep呢,还是用抖音一个APP解决呢?

世界就是这么残酷啊。

大家都觉得垂直社区,纯粹的社区是最好的,内容最垂直,氛围最好。

但现实中,垂直社区的博主,必然会被体量更大,内容更泛化的平台虹吸,这不是什么初心啊理想啊就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种商业逻辑上的必然。

商业世界里理想是一个很奢侈的东西。

你想勿忘初心绝不变质,守住自己垂直赛道能保偏安

但潮水不会同意,时代不会同意。

你不扩张,别人在扩张,等别人扩张完毕,整合了资源跑通了商业逻辑

六王毕,四海一,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