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 页
2阅 读
3杂志媒体
4服务
论文收录查询
文摘资讯
期刊杂志
论文库
论文检索报告
• 订杂志
• 电子杂志
• 期刊通
• 北斗画廊
• 期刊查询
• 加盟合作
• 投稿
• 图书奖购
• 读者来稿
• 杂志导读
• 言论与风向
• 读者推荐
• 论文中心
• 期刊通
• 期刊黄页
• 电子杂志
• 在线订刊
• 会员首页
• 加入会员
• 远方的风
• 网站地图
• 栏目总汇
字体:
大
中
小
首页>
原创作品>
正文
如何做好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4/7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32期
作者:刘伟娟 王丽
[导读]
摘要:自古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朋友。
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 陕西宝鸡 721000;宝鸡市马头滩林业局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自古以来,动物就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善待它们,与它们和谐共处,关爱野生动物,保护美好家园。下文就对如何做好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现状;管理
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现状
我国是濒危动物存在数量大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有257 种,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的原产于中国的濒危动物有120 多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鸟类、两栖爬行类和鱼类有400 种,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我国的濒危动物种类还会增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野生动物交易与滥食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重大隐患,引发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疫情所暴露出来的现行野生动物保护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亟待在法律法规层面总结经验教训,并及时补充完善。科学研究表明,近年来世界各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例如禽流感、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征等,都和动物有关,统计数据发现有超过70%的新发传染病来源于动物。这些病毒本来存在于自然界,野生动物宿主并不一定致病致死,但由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或侵蚀野生动物栖息地,使得这些病毒与人类的接触面大幅增加,为病毒从野生动物向人类传播创造了条件,从而危及公共卫生安全。
1、潜在风险动物存在监管“空白”。我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主要限于珍贵、濒危动物和“三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动物,在实践中主要依赖于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这一管理方式存在保护范围过于狭窄,视角单一等问题。依照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的规定,该法所保护的野生动物范围为“珍贵、濒危和有益的、有价值的”野生动物,而蝙蝠、旱獭等具有潜在公共健康风险的物种,反而作为一般动物被排除在该法调整范围之外。
2、我国现行野生动物执法网络相对较弱。长期以来,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活动屡禁不绝,现行野生动物保护法所设定的法律责任相对较轻,而从事野生动物非法交易活动利润相对较高,违法者违法机会成本相对较低,因此违法者会铤而走险,导致违法行为屡禁不绝,应当考虑强化法律责任、捋顺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我国现行野生动物执法网络相对较弱,就野生动物监管而言,林业和草原部门的监管资源相对有限,而市场监管部门要负责的监管事项众多,野生动物交易相对分散、隐蔽,很难进入监管部门执法的优先顺序。我国野生动物保护和管理部门众多、职能分散,在涉及环境健康与公共安全管理等重要问题上缺乏配合,造成了执法效率差,“野生动物经营利用产业的监管职责分属不同部门,既难以协同监管,发现问题又难以及时解决,造成野生动物保护不利和环境健康风险。
二、野生动物濒危的原因
1、物种自身的特化和遗传衰竭。有些种类的野生动物在很长一段时间的进化过程中,已经对特殊的环境产生了依赖,所以经过长时间的环境变换,一些动物的身体机能已经不能适应当下。
2、人为因素导致栖息地破坏与丧失也是重要原因。经济社会中人类为发展经济,盲目乱砍乱伐,围湖造田,过度放牧等导致荒漠化都进一步加剧了野生动物栖息地丧失。
3、环境污染是造成野生动物濒危的最强推力。人类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煤炭、石油等,产生了很多有毒有害物质,使野生动物健康受到损害,影响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破坏整条食物链,其实也是危害人类自身的身体健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野生动物的保护与管理办法
1、科学宣传野生动物的救护方法。所谓的栖息地,指的是野生动物原本生存、生活的区域,由于人类的开发与利用林业资源,导致了部分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因此,还原栖息地的自然环境,能够恢复野生动物数量、种类。其次,及时采取救护措施。根据以往人类在内的动物生存法则来看,优胜劣汰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发展进程。而在任何林区的自然循环系统之中,人类需要在合理范围内予以野生动物以救助,如果人类过多的干预,反而会引发生态系统的失衡。最后,人类应当严厉杜绝任何野生动物的买卖。一旦发现有贩卖、屠杀野生动物的情况,要第一时间向当地的林业职能部门汇报和反馈。
2、公开透明野生动物的资源变化。所谓的林区自然野生动物的保护,并非仅仅指对某一类动物的保护,而是要保证野生动物持续性地生存与繁衍,才能推动林区当地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可持续,也能够确保野生动物的基因被保留,使之长久地存活在林区区域之中,从而达到保护的目的。所以,当地的职能部门要做好观察的相关作业,明确当前林区资源中有多少数量的野生动物,并且向当地的居民群众普及野生动物的相关知识内容,确保每一位群众都能够正确地保护自然资源,维护好野生动物的正常生活与繁衍,保证相关工作能够可持续化地推进。其次,当地的政府部门要根据实际情况公布当前野生动物的保护情况,要将野生动物的数量、种类公开、透明化地予以报道,同时还需要将野生动物的救治手段、经费以及采用的药物名称具体地公开,接受当地群众的舆论监督。再次,政府需要积极主动地了解野生动物保护的科学技术,将契合当地野生动物的保护技术方法引入,并且做好横向对比的工作,筛选出更具备价值、更容易执行的方法,以求更好地提升保护效果
3、加强监测评估,保证生物多样性。就林区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看,栖息地的监测主要分为以下两类,即野生动物的专项监测以及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因子监测。前者主要是针对林区已有和未发现的野生动物,针对具体数量、品种等展开检查,用以检查其在林区的生存情况是否需要帮助。而后者指的是对栖息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例如,降水量、温度等。在每一次监测后都需要进行完整的记录,为后续的工作奠定良好基础。针对林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而言,最为重要的工作之一,即为良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实施。要针对林区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改善林区的生存条件,以求妥善达到生物多样性的目的。在我国城市化建设不断完善的情况下,为了进一步还原原有的林区野生动物生存环境,还可以根据科学原理,增加生物类型,循序渐进地还原原有的林区生态面貌,给予野生动物最佳的生存空间,以求更好地保护其原有的栖息地。
4、尽快成立救护中心和繁殖野生动物种群基地。有些野生动物在当前的自然条件下很难存活,繁衍或是种类数量已经达不到自然扩大种群的濒危动物应采取特别的手段进行保护。例如允许有资质的救护繁殖单位采取人工繁殖办法和进行人工饲养,为对濒危野生动物扩大种群数量提供良好生存条件。在濒危动物数量增长之后,应通过选择将亲本群体继续保留在当地繁殖后代,而将子代群释放回原分布共栖息地,或找到更适合它们栖息的区域来进行可持续,长期性的保护。
5、进行相关立法,加强管理严惩偷猎。首先应请立法专家与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共同进行立法前准备工作,增强立法的科学性,同时应当严格执行国家颁布的《野生动物保护法》和各项保护野生动物法规,严格执法,对于影响重大的危害野生动物安全的行为要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同时加强出入境管理,成立系统的野生动物出入境管理体系,增加资金投入,进行人才建设。
结束语
总之,通过以上研究,总结了林业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对策,在科学的分析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工作认识,进一步加强专业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林业生态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水平。
参考文献
[1]李红超.桂东珍稀野生动物保护的安全格局分析[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25):244-246.
[2]张俊睿.加强林业自然保护地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的对策[J].中国林业产业,2019(16):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浅谈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信访工作对维稳的...
•
加强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措施探...
•
新形势下做好国有企业党群工作研究 毛...
•
农机推广的重要作用及实施策略
•
混凝土检测试验与强度评定问题研究
•
分析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 苗...
•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及对策分析 毛杰
•
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重点与存在的问题...
•
构建纪检监督新格局抓好国企党风廉政 ...
•
强化林木良种技术提高林木发展水平
•
铁路连续梁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探讨
•
机器视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浅谈农业经营管理现状及改革策略
•
玉米保护性耕作及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
•
装配式建筑构件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思路研...
•
破“四化” “党建+”——加强基层...
更多>>
站长推荐
更多>>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中国崛...
·
一张照片突然刷爆朋友圈!黑天鹅已...
·
2019年,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
·
任泽平:认清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真相...
·
中国的生存法则变了!你再不懂就彻...
·
那场82年前的失败,藏着吾国吾民...
·
叶檀:华为何为?(与任正非对谈纪...
·
中兴高管爆料!这是一场任正非渴盼...
期刊推荐
1/1
[{'qkid':'1223','qkname':'《HisLife 他生活》'},{'qkid':'1222','qkname':'《新旅行》'},{'qkid':'1302','qkname':'《现代临床医学研究》'},{'qkid':'1301','qkname':'《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qkid':'348','qkname':'《 中外企业家 》'},{'qkid':'1294','qkname':'《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qkid':'1293','qkname':'《中国科技成果》'},{'qkid':'1283','qkname':'《军事交通学院学报》'},{'qkid':'1231','qkname':'《黑龙江科技信息》'},{'qkid':'1225','qkname':'《医药直投中国》'},{'qkid':'1224','qkname':'《初中生阅读世界》'},{'qkid':'1217','qkname':'《哈佛商业评论》'},{'qkid':'1168','qkname':'《现代电子技术》'},{'qkid':'1308','qkname':'《新课程》'},{'qkid':'1220','qkname':'《环球工商》'},{'qkid':'1286','qkname':'《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qkid':'1310','qkname':'《世界文艺》'},{'qkid':'1453','qkname':'《校园英语(教研版)》'},{'qkid':'1570','qkname':'《小学生(教学实践)》'},{'qkid':'3102','qkname':'《新科教》'},{'qkid':'1230','qkname':'《人力资本管理》'},{'qkid':'1320','qkname':'《教科论坛》'},{'qkid':'1319','qkname':'《新华教育导刊》'},{'qkid':'1316','qkname':'《中国期刊网现教研》'}]
原创来稿文章
更多>>
·
眼 神
·
我的前世今生
·
我
·
守望
·
这一年
·
梁家河
·
这个世界会好吗?
·
此去经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服务声明 | 友情链接 | 期刊联盟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 20040576
电话:4008-114-678 客服QQ:51400436
copyright 2004 ChinaQking.Com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期刊网 版权所有
转寄给朋友 信息正在发送...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信息正在发送...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